收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社长致辞 | 出版社简介 | 帮助中心 
      高级搜索
访问群众出版社

不做沉默的“哑裔”:美国亚裔噩梦如何终结? Finding a Voice: Ending the Silencing of Asian Americans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21/7/26 10:39:13
浏览次数:5889  

  文/贾文山 王羿欢

  自2020年春季疫情在美国蔓延开始至今,针对亚洲面孔人群的暴力愈演愈烈。2021年3月16日,美国南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地区的三家按摩中心发生大规模连环枪击事件,造成八人死亡,其中六人为亚裔女性,犯罪嫌疑人为一名白人男性。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报道,在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县,针对亚裔美国人的仇恨犯罪上升了115%。亚裔维权机构于今年3月中旬发布了题为“遏制针对亚太裔的犯罪”(STOP AAPI HATE)的研究报告指出,过去一年间,全美亚太裔成员被侵犯或袭击的事件被记录在案的共3795起。面对日渐严重的恶性事件与激增的对亚太裔的犯罪,亚太裔人不再选择息事宁人。数以千计的示威者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许多城市举行了一系列以“Stop Asian Hate”(停止仇恨亚裔)为主题的反对向亚太裔施暴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集会、游行、抗议,要求终结美国社会歧视亚太裔成员的种族主义制度和行径。

  一、亚裔噩梦的历史背景

  针对华人、亚裔的仇恨犯罪并不是一种刚刚出现的新现象,亚裔饱受种族偏见、歧视与暴力的困扰历史悠久。
  1848年美国西部地区发现黄金,逐渐开启了淘金时代,招募大量的华工来美修建中央太平洋铁路,其中约1.5万至2万名中国劳工参与建设,高潮时期占所有工人的90%。铁路竣工后,美国于1873年出现经济萧条,华人被视为挤占工作岗位的“替罪羊”。当时的华人妓院、一夫多妻制都在美国当地社会眼中成为“异类”,有违美国传统婚姻与性道德,这不仅被认为影响了一夫一妻的家庭婚姻制度的健康运行,而且还被认为“野蛮时代的残余”, 被认作美国自由、民主制度的污点。
  顾国平在《美国1882年排华法的前奏:1875年〈佩奇法案〉实施的背景及影响》一文中提到,1875年,在种族、政治、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美国国会议员绕开中美之间《蒲安臣条约》中允许“自由移民”的条约精神,通过了《佩奇法案》,限制华人女性入境,基本切断了华人女性赴美的渠道,也为七年后的美国全面排华铺平了道路。
  美国国会在1882年通过的《排华法案》,成为美国历史上针对和歧视特定族裔的主要法律。该法案禁止华人进入美国、加入美国国籍和拥有投票权等,在美国西北地区掀起了一场广泛而持久的针对华人的暴力驱逐。“中国人必须滚,否则就吃子弹!” 是当时排华运动最著名的口号。
  《排华法案》实施的十年后,国会在1892年通过了《吉里法案》。该法案增加了更严苛的条款,包括“每位在美的华人居民都要重新开身份证明并随时携带”。此证被华人称为“狗牌”。华人奋起反抗,美国借故实施对华人的抓捕及驱逐,且由官方延伸到民团、平民。这种官方授权公开抓捕华人的方式,使美国的对华种族歧视更加合法化与普遍化。
  除了上述法律的全面排华,还有后来美国执法机构不对迫害和谋杀华人的肇事者予以追责与打击;现当代美国教育领域基础课本中包含污蔑华裔和亚裔的语篇不予以更正;在大众文化中常常将亚裔女性塑造为白人男性性玩偶等。美国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民权运动虽然在70年代开始理论上把华裔和亚裔看作少数族群,但是为了维护白人的绝对权力,防范少数族群之间联手,白人精英集团协同主流媒体将华裔打造成“模范少数族群”,既用以规制黑人族群 “不安分守己”的行为,又达到了破坏黑人族群和亚裔族群之间关系的目的。然而,与此同时,白人主流社会和媒体又自相矛盾地把亚裔看作“永远的外国人”,在职场上为亚裔人为地制造了天花板效应。例如,据哈佛大学法学院网站发布的“亚裔美国人担任董事会领导情况”一文,全美亚裔占总人口5.9%,但是,美国董事会成员里只有3.7%为亚裔。还有,近几年来,亚裔维权组织一直在控告哈佛大学录取新生时歧视亚裔考生。据称,美国首都华盛顿律师界最火爆的生意是一桩桩在联邦政府机构任职的亚裔官员与职员遭受歧视的控告案。
  以上对亚裔的持续性大规模歧视现象显现出,亚裔群体一直遭受着《纽约时报杂志》名为“1619年研究项目”所说的“制度性歧视”(systemic racism)。亚裔族群已被迫沦落为深受主流社会欺压的“二等公民”。在长期潜移默化中形成的美国主流社会对亚裔族群的鄙视链一旦被不良政客滥用,亚裔的命运就岌岌可危了。

  二、疫情背景下针对亚裔仇恨潮的爆发

  随着新冠疫情在美国不断蔓延,对亚裔的歧视与仇恨也在美国社会人群中扩散。根据美国亚太政策规划委员会发布的报告,仅从2020年3月至5月,加利福尼亚州34个县就报告了800多起与新冠病毒相关的仇恨事件。在东部,89岁的中国妇女在纽约被两人拍打并纵火焚烧、纽约地铁上的一个陌生人用开箱刀砍向一名61岁的菲律宾裔乘客的脸……虽然过去一年里,全美仇恨犯罪总体下降了7%,但针对亚洲人的犯罪案件却增长了近150%。亚裔美国人正在遭遇受袭所带来的焦虑、恐惧和愤怒的噩梦。
  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冠病毒大流行初期经常在新闻发布会上和演讲中使用种族主义语言来指称新型冠状病毒。现任美国总统拜登称特朗普为“现代历史上最种族主义的总统之一”。许多有正义感的学者和公众广泛视特朗普为种族主义或白人至上主义者。现任白宫发言人也指控特朗普在美国放大了反亚情绪。特朗普就新冠病毒流行来源对中国实施的污名化战略与美国社会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暴增存在明显的关联,乃至因果关系。
  拜登总统谴责佐治亚州谋杀亚裔的事件,但白宫的讲话和声明都没有承认,是美国的中国外交政策和过分夸张言论的使用加剧了美国社会的恐惧和焦虑气氛。在过去五年中,美国两党轮流执政的政府都将中国视为对美国和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的威胁。特朗普政府2017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提到中国33次,是奥巴马政府版本提到中国次数的两倍以上。同样,拜登政府的《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指南》常将中国列为对美国国家安全的直接威胁。但是没有文件或讲话提到美国政府如何在不对亚裔造成仇恨和歧视的前提下,维护美国的安全利益。美国国会议员们常使用夸张的语言来表达他们在国家安全上的强硬态度,而不顾及他们的言论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美国人对亚洲人的看法。
  同时,当人们在讨论种族歧视话题时,大多集中在黑人与白人之间,而较少涉及亚裔与其他种族之间的歧视问题。很多热门影视作品,例如获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绿皮书》重点表现了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友谊与互助,而在主流媒体上亚裔通常是被“隐身”和不被讨论的。即使亚裔在娱乐、文化等大众文化领域被关注,如一些好莱坞电影与亚裔模特,其样貌也选择具有所谓的“东方审美”标准,具有小眼睛等特征,其角色也大多是配角或丑角,不断强化公众对亚洲人面孔的刻板和负面印象,强化了社会对亚裔的不敬和歧视态度。
  三、美国亚裔噩梦如何终结?

  美国对亚裔的歧视虽然根深蒂固,不会立刻、彻底解决,但随着疫情的减轻、疫苗的普及与拜登总统种族平权政策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一)亚裔内部团结取暖,社会运动助推立法
  美国针对亚裔的歧视一直在深厚的土壤下暗流涌动,枪击事件激活了全美亚裔群体。亚裔社团纷纷在多个城市发起了“停止仇恨亚裔”的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全国抗议运动。美国国会30年来第一次就仇恨亚裔犯罪议题举行听证会,拜登总统和哈里斯副总统前往亚特兰大与“亚裔和太平洋岛民”(AAPI)民权组织领袖会面,并下令加强司法部与亚太裔(APPI)社区的伙伴关系。在官民共同努力下,美国国会终于在2021年4月22日通过了《新冠仇恨犯罪法案》。 由此看来,美国政府并非无动于衷,而是有改善亚裔处境的意愿的。在美亚太裔群体应该抓住当前的机会,转变息事宁人的沉默态度,继续通过舆论和社会运动助推美国朝野正视针对亚裔的仇视暴增,促使立法的全面落实,从最根本上维护亚裔群体的人身安全与权益。
  亚裔内部也应积极团结,可以通过培养亚裔意见领袖、政法界精英或代表人物勇敢为亚太族群发声与互帮互助,共同改善亚裔在美的处境;也可以积极争取各族精英和大众对亚太裔遭遇的同情和支持;尤其要学习黑人民权和女权运动成功的经验,吸取历史上平权运动的教训。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友好相待共发展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当前,中美在综合国力的竞争,尤其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竞争强劲。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在美华裔的社会地位与人身安全。中国只有不断地提升综合国力,与美国开展理性的对话与协作,达成共赢目标,才有利于中美关系和谐发展,在美华裔也才能更加安全、更有话语权和更有社会地位。在美华裔在积极争取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应针对美国政客和媒体精英对中国的偏见与不公言行予以抗议与纠正,为维护中美之间的良性竞争与合作关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新冠疫情的大流行,不仅引发了公共医疗卫生的问题,也引发了种族冲突等相关问题。面对种族歧视,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只有病毒是人类的敌人,携带病毒的人不是,任何种族的人群也不是。面对歧视与暴力,亚裔不应再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继续做沉默的“哑裔”,而是应当利用一切合法的资源,积极主动深化反对向亚裔施暴的运动和平权运动,用大家的力量维护所有族群成员的人身安全和尊严,终结亚裔在美国的噩梦。
  【贾文山,马萨诸塞大学阿默赫斯特旗舰校区传播学博士,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博导。贾教授已出版著作(著、编、译)十多部,发表论文和评论等超过100篇。现兼任由英国劳特利奇(Routledge)出版社出版的英文丛书“中华文明视角下的新闻与传播”主编和由英国彼得·朗(Peter Lang)出版社出版的英文丛书“跨学科视角下的一带一路建设”主编。王羿欢,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硕士生】
  
  (责任编辑:张敏娇)
  





编辑:现代世界警察----石虹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方 式

Copyright 2007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甲一号  邮编:100038    出版社位置地图
出版社电话:010-83905589  010-83903250(兼传真)  购书咨询:010-83901775  010-83903257
E-mail:zbs@cppsup.com   zbs@cppsu.edu.cn
互联网地址:www.cppsup.com.cn  www.phcpps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