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社长致辞 | 出版社简介 | 帮助中心 
      高级搜索
访问群众出版社

武器防抢夺实战策略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6/8/4 9:50:38
浏览次数:3733  

  文/克里斯托弗·佩里艾提 编译/王晓兰
  
  过去20年,执法界的防守战术层出不穷,有关防守的战术方法和嫌疑人控制技术体系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其中不乏一些很棒的体系和方法。它们可以为你提供真实且容易执行的技战术来对抗嫌疑人的攻击,并最终控制嫌疑人。可惜的是,这些体系和方法呈现出明显的责任驱动型特征,其支持者没能真正认识到这些体系和方法对街面执行勤务的警官带来的潜在危险。
  这些责任驱动型体系的主要缺陷之一就是强调保守使用武器。我们就直说吧——犯罪嫌疑人试图从你的枪套中夺走枪支,这显然是恶意犯罪,更是一种致命的威胁。但不幸的是,以往的防守战术都没有将夺枪视为一种潜在的致命攻击。很多教官也一直强调必须严肃对待夺枪事件,但遗憾的是,教官大多仅在意识上强调,对执法人员如何就此事件作出快速反应缺少实际的经验传授。
  一些机构甚至认为应对嫌疑人暴力夺枪的最好办法是配备更好的装备。所以,有的机构负责人更倾向于为所装备枪支购买配置更为先进的枪套,而不愿在执法人员如何正确应对暴力夺枪技战术上多费精力。科技含量高的好枪套自然有其好处,也确能帮助执法人员避免所配枪支被轻易抢夺。但更重要的是执法人员在处置暴力夺枪事件中首先要学会如何击败袭击者。

  简单至上

  暴力夺枪是潜在致命袭击,对付这种攻击通常需要身体上击败袭击者,一旦执法机构、培训教官或警官本人就这两点达成共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运用哪些工具和技巧来防止夺枪。
  技巧当然越简单越好。合气道和柔道看起来很酷,但是那是在一个铺了垫子的屋里和一个愿意合作的伙伴在交手。对于正在街面巡逻的警察来说,他们大多对合气道和柔道不精通,且面对试图抢夺他们武器的暴力抢夺者时,精神高度紧张,就算具备一定的搏击技能,在这种情况下也会茫然失措,全然记不起那些搏击技巧。
  执法战术和技巧——特别是应对夺枪,应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准则:1.容易学会;2.容易记住;3.在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容易想起;4.有效。

  加强训练

  防护武器和制伏嫌疑人的技能不经常应用非常容易忘记。如果一年只训练一两次,警员们会发现,这种危急时刻能救命的战术很难回想起来。所以,执法者只要身在执法岗位,就必须对枪支防抢夺技能勤加练习,直到这种技战术融入身体,成为第二本能。
  现实中的枪支防抢夺技战术训练存在误区。我不止一次地听到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国家不支付培训费,我是不会自己花钱参加培训的。”这是许多警员的态度。
  能否掌握枪支防抢夺技战术是执法者生死攸关的事,务必按照前面提到的那些基本准则加强培训和练习。
  执法者在街面上处置嫌疑人暴力夺枪事件是残酷的,其采用的技战术务求实效,力戒教条,不要掺杂任何理论知识。但遗憾的是,当前执法者在武器使用培训时,理论知识和不完善的武器使用原则还占据主导地位。
  应对暴力嫌疑人,尤其是那些决心要夺走你武器的嫌疑人,执法者必须动作迅速。处在街面上且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大多数警官是没有时间采用花哨的武术技能来应对复杂局面的。

  打破“包以德循环”

  当你遇到暴力嫌疑人预备严重伤害你或欲置你于死地时,你必须遵循以下三个简单的原则来应对攻击:1.分散攻击者的注意力;2.对攻击者造成持续的疼痛;3.破坏攻击者的平衡。
  你必须打破攻击者的“包以德循环”,即攻击者观察、调整、决策和行动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攻击者制订和执行下一步行动的能力,也是攻击者的认知思维过程。
  攻击者企图抢夺枪支时,你必须设法先打断攻击者的夺枪计划。疼痛会让人极大地分心。你可以通过即时打击造成攻击者身体疼痛,特别是持续性的疼痛,把攻击者的注意力从抢夺你的枪上转移到寻找办法来阻止疼痛上来。这也将给你拔出武器或通过徒手技战术制伏攻击者赢得时间和空间。

  ……
  详见本刊2016年8期
  





编辑:现代世界警察----石虹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方 式

Copyright 2007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甲一号  邮编:100038    出版社位置地图
出版社电话:010-83905589  010-83903250(兼传真)  购书咨询:010-83901775  010-83903257
E-mail:zbs@cppsup.com   zbs@cppsu.edu.cn
互联网地址:www.cppsup.com.cn  www.phcpps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