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社长致辞 | 出版社简介 | 帮助中心 
      高级搜索
访问群众出版社

媒介素养:新的警察必修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6/1/29 11:13:49
浏览次数:2538  
文/本刊记者 毕玉婵
  
  现代社会,全媒体使得信息传播渠道日趋多样,传播速度也有了飞跃性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信息的海量冲击与不确定性,使得社会不稳定因素和各种利益诉求也在不断增多。为了适应这种状况,近年来,中国公安机关积极敞开大门,警务工作呈开放型发展态势,让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和更多地了解民警的工作和生活的同时,民警的一言一行也成了民众关注的焦点。一些媒体尤其是少数新兴媒体在涉警的新闻报道当中,出现了一些不实报道,并由此产生一些负面流言,往往使公安机关陷入被动,引起社会舆论的轩然大波。如何应对非传统媒体的挑战,处理好警方与媒体的互动关系,直接关系到公安工作能否健康顺利地发展。诚然,我们也欣慰地看到,当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发展日益炙手可热,每年一度的互联网权威数据显示,中国警方在各类政务平台中独占鳌头,警界自媒体的发展也趋于全面开花。这些平台的建立能够让中国警方真正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日益发展,成为媒介的“宠儿”吗?或许,答案并非我们所预想的那样乐观。平台的建立只是搭建了警方与各类媒体间沟通交流或者说信息发散的渠道,而真正的涉警事件的核心——公安机关尤其是民警个人也逐渐走到了舞台的中心,站在聚光灯下,成为新闻报道的核心要素和引导主体。当一起新闻事件发生,即使不是涉警事件,但是站在安全线内,总与危险并行的人民警察,在将危险与民众隔离的同时,也成为第一时间面对媒体镜头、话筒的“新闻发言人”。在“无可奉告”的时代已经宣告结束的当下,面对媒体的提问,民警拒绝回答或是不经意间一个细微的动作,就可能被视做一种身体语言,被“记录”或“误读”成一种所谓的“新闻语言”传播出去。更有甚者,原本与民警无关的公众事件也会因为民警的一句无心之言或一个无意动作,瞬间转变成媒体聚焦的新闻点,从而引发民众对警察工作无度的猜测和质疑,甚至是责难。关键时刻,民警该如何面对媒体责难和突发舆情,如何维护公安民警的整体形象和自身的利益和尊严?面对形形色色的“媒介”,警察应该拥有怎样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对于民警或者公安机关而言有着什么样的意义?我们希望通过这一专题,让每一名民警对媒介素养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进而经过有组织的培训和个体学习尽快拥有合格的媒介素养,从而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这个全媒体时代。
  
  



编辑:现代世界警察----石虹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方 式

Copyright 2007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甲一号  邮编:100038    出版社位置地图
出版社电话:010-83905589  010-83903250(兼传真)  购书咨询:010-83901775  010-83903257
E-mail:zbs@cppsup.com   zbs@cppsu.edu.cn
互联网地址:www.cppsup.com.cn  www.phcpps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