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瑜权 图/泽东民
天刚蒙蒙亮,泽郎尔甲麻利地翻身起床,穿好警服,整理好警容,简单洗把脸,走到派出所小院内。
38岁的泽郎尔甲是藏族,已在警队工作8年,现任四川省红原县公安局龙日派出所所长。龙日派出所海拔3790米,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海拔最高的派出所。全所共有5名民警、1名辅警。派出所所在的龙日镇地处查针梁子南麓,境内有查针梁子、红岩坝等旅游资源。这里也是英模民警泽东生前工作的地方。2006年农历正月初三,龙日派出所民警泽东因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牺牲在工作岗位,被公安部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升旗仪式

在久马高速工地开展反电诈宣传
毅然担起重任
这天温度零下二十多度,仍然是大雪封山,从春节以来一直没有回过家的泽郎尔甲想到了格马村冬草场的牧民卡里曼。
60岁的卡里曼需要换发身份证,但身体残疾,不能到派出所照相,需要安排民警上门服务。格马村冬草场离派出所30多公里,泽郎尔甲叮嘱去办证、照相的民警泽朗俄木和王波,去格马村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泽郎尔甲处理完所内急办的事后,和另一位同事一起来到附近的查甘塘草原,了解冬草场的治安情况,顺便开展法治、反诈宣传。
在牧场短暂的吃饭时间,同事问:“所长,派出所做饭的大姐家中有事请假,我们吃饭咋办?”
“现在工资低,请不到人。派出所离镇政府还有十多公里远,也不能搭伙吃饭。我们只有自己想办法,轮流做饭,解决大家的伙食问题。”泽郎尔甲一边说,一边用眼扫视着草地。派出所几个民警、辅警的家都不在龙日镇,泽郎尔甲觉得兄弟们吃饭的事也不是小事。在高原上做饭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煮面都要使用高压锅。
泽郎尔甲到龙日派出所任所长之前在红原县公安局邛溪派出所工作。他当过兵,在部队荣立过个人二等功。入警后,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在参加青海省玉树地震抢险救援中被评为先进个人。在警务实战上,泽郎尔甲是一把好手,是全省优秀教官。
工作转岗到龙日派出所,对泽郎尔甲来说是人生的一次挑战。
泽郎尔甲知道服从命令是天职。当组织找他谈话时,他没有推托,也有没犹豫,打起铺盖卷就到了龙日。其实,他深知龙日派出所工作的艰难,自然条件不说,工作也很复杂。但他经常开导同事:“越是艰难的骨头,越要啃。啃下来了,我们就是一条好汉。组织上安排我们到龙日派出所工作,也是对我们的信任,对我们工作能力的肯定。我们一定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一定要对得起辖区的群众。”
同事们听了,笑着说:“好,只要所长有信心,我们一定把工作干好!”
“唯其艰难,更显勇毅。”这是泽郎尔甲多年做事的一条信念。中等个子的他,古铜色的脸庞上留下了多年经历的风霜,俊朗中透露着刚毅。
救援走失儿童
2024年国庆节的第二天,正在游客集中的查针梁子一带巡逻执勤的泽郎尔甲突然看到一位游客急匆匆地向他和民警泽朗俄木走来,忙迎上去。游客着急地说:“民警同志,刚才我们下山的时候遇到一对夫妇,说手机没有信号了,小孩在山中走失,十分焦急。希望我们下山后,帮忙到派出所报警,寻求警察的帮助。”
泽郎尔甲获悉情况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和泽朗俄木一起进入山中,寻找走失儿童的父母。原来,这对游客是内江人,国庆长假带孩子来红原旅游。走到查针梁子,尽管这里还是一个未对外开放的景点,他们看到游人多,也决定进去看看。他们的儿子只有12岁,半路上因为提出的要求父母不同意,于是趁他们不注意就赌气一个人跑进了野山。看到孩子走失,这对夫妇急了,四处寻找都没有找到。眼看时间一分一分过去,两人更加着急,于是向下山的游客求助,希望帮忙报警。
高原上的气候多变,如果不尽快找到孩子,会十分危险。泽郎尔甲随即组织人员展开寻找,在崎岖的山路上仔细搜寻孩子的踪迹。他们一个角落、一块石头都不放过,心中只有一个念想:尽快找到孩子。
山上的风呼啸着,泽郎尔甲与泽朗俄木一边呼喊着孩子的名字,一边仔细观看周围的情况。经过两个小时的艰苦搜寻,最终在高山半山腰处发现了蜷缩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的孩子。当看到孩子的那一刻,他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小男孩因与父母走散,眼中满是惊恐,泽郎尔甲赶紧将外套脱下给孩子披上,并轻声安慰受到惊吓的孩子,随后又小心翼翼地将孩子送下山,交到其父母手上。
男孩父母热泪盈眶,紧紧握住泽郎尔甲的手说:“太感谢了,警察同志!如果没有你们,我们真不知该怎么办。你们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泽郎尔甲微笑着说:“孩子找到了,就放心了。这是我们的职责。以后你们不要带小孩到这些野景点旅游,安全得不到保障。平时也要注意教育方式,看护好孩子。”
化解家庭纠纷
在龙日派出所的墙上挂着三面锦旗,其中一幅是牧民立某送的。
51岁的立某家住龙日镇龙日坝村,从小便失去了母亲,没上学读过书。成年后在青海、内蒙古等地四处流浪,曾在西宁因抢劫罪被判刑4年。
几年前,立某回到家乡。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位对象,是二婚,有两个女儿。可是婚后,立某渐渐喜欢上了喝酒,后来更是酗酒成性、酒后家暴,导致家庭几近破裂。
有一段时间,立某想把妻子陪嫁过来的14头牦牛换成酒钱,妻子坚决反对,两口子扯筋打架不断。为此,派出所民警多次接到报警。每次处置完刚走,两口子又在后面吵架,孩子哭哭啼啼,家不像家。看到男人不求上进,立某的妻子也失望了,三次离家出走回娘家。
如何化解立某一家的矛盾,成了派出所那段时间的一项重要工作。
“群众的事情都是大事!”从警以来,泽郎尔甲心中一直装着两个字——服务。服务好人民群众,公安工作也会如鱼得水。
派出所和镇司法所、妇联专门组成调解组,建立专项帮扶档案,采取上门谈心、邀请当地德高望重的人进行心理疏导等方式进行调解。
初次的调解,效果并不是太好。立某嘴上说改,实际却没有改。
在泽郎尔甲看来,调解工作要有耐心,纵然工作艰苦,只要有希望就不能放弃。
立某的家离派出所有30公里远。民警仍没有放弃,去了一次不行,就去二次,二次不行,就去三次……花开花谢,他们日出夜归,前前后后,反复去了7次。直到一件事的发生,感动了立某,让他痛改前非,告别昨天。
那天,立某因酗酒倒在家中。派出所知道情况后,民警泽朗冬科、泽朗俄木冒着零下20度的严寒,急匆匆地赶到立某家中,把醉酒昏迷的立某送到了镇卫生院。立某经抢救醒来后,看到是民警送他到卫生院,挽救了他的生命,十分感激。出院后,他发誓戒酒,重新做人。
戒酒后的立某在民警的帮扶下重拾生活的信心。几年过去,他家的牦牛数不断增多,从最初的10多头,发展到今天的130多头。他还购买了一台拖拉机在久马高速工地拉货,每年收入10万元,加上牦牛的收入,全家一年收入20多万元。
立某致富后,给派出所民警送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人民的好警察,百姓的保护神。
如今,立某的两个女儿都在红原县城读书,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初中。去年他家在牧场边修建了4间新房,又购买了一台小货车,家中的日子越过越好。
近两年,龙日派出所重点帮扶了像立某一样的牧民17户,家家都走上了致富路。
雪停了,派出所小院的积雪渐渐融化。
采访中途,记者问泽郎尔甲:“派出所有卫生间吗?”泽郎尔甲一愣,半天才反应过来,说:“有,我们这里不是卫生间,是旱厕。”记者才反应过来,这里是川西高原,是阿坝州海拔最高的派出所,用水贵如油,厕所也是无水厕所。
在龙日派出所工作,最难熬的,还是夜晚,非常孤独。每当夜幕降临,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宿舍,想家之情便如潮水般涌来。泽郎尔甲说:“我有时想女儿,只能隔着视频与她通话。过年、过节也不在身边。没有办法,因为我们是警察。”我看到,泽郎尔甲说到家人时,眼睛是红润的,充满愧疚。
尽管龙日派出所条件艰巨,但院内的那面国旗却天天升起。
雪落无声,岁月有痕。像泽郎尔甲一样的一批批高原民警默默奉献,用生命守护着长江、黄河上游和高原牧区的平安。
编辑:派出所工作----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