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高级搜索
访问群众出版社

赤道印记:第六批赴所罗门群岛警务顾问组工作纪实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25/9/12 10:27:18
浏览次数:54  

  文/周一洲

  厚重的勋章

  黝黑的肤色,成为中国公安部警务顾问组最耀眼的“归国勋章”。历经190多天赤道烈日的淬炼,第六批警务组队员完成使命,踏归国土,身上留下的阳光痕迹,是他们恪尽职守的生动写照。
  从所罗门群岛首都霍尼亚拉蜿蜒的海岸线,到马莱塔省、西部省的原始雨林深处;从社区警务的深耕细作,到刑侦技术的专业赋能;从警务技能的倾囊相授,到文化交融的心灵共鸣——他们的足迹跨越山海,用专业与真诚架起友谊的桥梁。他们的足迹打破了地理阻隔与文化藩篱,在中所警务合作史上镌刻着平等互信、共建平安的时代注脚。
  第六批赴所罗门群岛警务顾问组组长刘圣皇谈到,警务组始终秉持王小洪同志“专业、高效、友好”“公开、透明、善意”的指导原则,真心实意帮助所警加强能力建设。在190多天警务合作中,警务组与所警朝夕相处,同甘共苦,守望相助,不仅实现了警务合作的提档升级,更与所警和民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赤道的友谊使者

  所罗门群岛位于太平洋西南部,赤道附近,陆地面积2.84万平方公里,全境有大小岛屿900多个,人口70多万,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地理环境复杂,民众散居山林,社区治安长期面临警力覆盖不足的困境。2021年严重社会骚乱后,所罗门群岛治安短板更加暴露,部分地区甚至三年未有警力到访,民众安全感严重缺失。面对如此困境,中国警务组以“枫桥经验”为钥匙,6个多月时间,先后走访70多个社区、20余所学校,开展了57场社区警务活动,宣介中国“枫桥经验”基层治理理念,将中国治理智慧与岛国实践深度融合。
  业务组组长董健负责社区警务工作,他说,所罗门群岛社会结构、家族观念和中国有着相似之处,中国“枫桥经验”基层治理理念能够为所提供可借鉴的选择。
  2025年3月,警务组全员踏上所罗门群岛马莱塔省,开启了一场跨越山海的警务活动。连日暴雨,道路泥泞不堪,住宿条件简陋,断水断电成为常态,警务组住在临时搭建的板房里,简单收拾下行装,便开始投入工作。作为该国人口第二大省,马莱塔省北部的萨莎法社区深藏雨林腹地,该社区由5个部落组成,人口2000余人,多年来未曾见过警方身影。凌晨3点,警务组顾不上洗漱,冒雨踏上通往萨莎法的征程。潮湿的雨林、泥泞的山路、摇摇欲坠的危桥,让这段旅程充满艰险,有的队员不慎摔倒,手臂被锋利的岩石划出深深的血痕;有的队员衣服被荆棘撕破,布料上沾满了泥浆和树叶,但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住队员坚定前行的步伐。队员们翻过两座山,跨过4条没膝的河流,历经6个多小时终于到达社区。当浑身湿透、满身泥浆、背着大包物资的警务组队员出现在社区时,酋长瓦西玛伍深受感动,他命人赴山顶吹响神圣的海螺号,以部落最高礼仪欢迎警务组的到来。警务组队员不顾疲惫,立即开展安全宣讲,对该社区犯罪预防委员会进行培训,分享中国“枫桥经验”基层治理理念,并为社区捐赠制服、太阳能设备等物资。酋长动情地表示:“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中国人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之前我们觉得中国人不好,然而,你们用实际行动彻底改变了我们的认知。中国人很好,不是夸夸其谈,而是真正在做实事。”在奥基市,警务组联合当地警方走访3所社区学校,向1000余名师生开展犯罪预防宣传、捐赠文体用品,学校师生齐唱校歌表示欢迎,场面令人动容。
  所罗门群岛助理警监史丹利感动地说:“中国警务组和我们同吃同住,省吃俭用,节省开支,用来保障警务活动,还和我们一起穿雨林、跨河流,这是所有的合作伙伴中从未有过的。”
  所总警监曼高表示:“中国警务组是第一支到达马莱塔省心脏部位的外国警队,是合作伙伴的榜样!”
  马莱塔之行,赢得所政府、民众高度赞赏,其他外省纷纷邀请警务组开展警务合作。2025年4月中旬,应西部省邀请,警务组重整戎装再出发。西部省岛屿众多,又恰逢雨季,警务组队员每日顶风冒雨奔赴各岛,经常面临风吹浪打、雨水和海水的双重侵袭。在西部省开展活动的5天时间里,警务组的足迹遍及6岛10余个社区,被汗水、雨水、海水浸透的制服成为中国警务组真诚、友好的象征,深深感染着随同的所警和当地的民众,民众称警务组为“友谊的使者”,是所的“真朋友、好伙伴”。
   
  更专业 更高效 更友好

  所罗门群岛政局不稳,第六批警务组在所短短半年,遇到两次不信任动议,社会治安状况堪忧。特别是近年来,新型犯罪不断涌现,而所警应对能力不足,装备、技术落后,难以应对复杂局势。应所警需求,警务组不断拓展深化培训领域,竭尽所能为所警提供帮助。
  郑武来自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处,作为物证检验技术的博士和专家,他带领队员举办了3期刑侦业务培训班,培训刑侦骨干75人,内容包括生物物证检验技术、犯罪现场勘查、网络犯罪侦查、反电信诈骗等。这些课程都是警务组队员深入调研、反复研讨、精心设计的前沿课程,每一次培训,队员们都要经历一段“难熬”的日子。我们开展警务培训不是单方面灌输,要充分考虑所方意愿,以所方为主,用最简单、最易懂、最高效的方式开展培训,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刘圣皇组长多次强调。从设计课程,到组内研讨,再到每一个案例选择,甚至每一个用词,教官们都反复推敲,几易其稿,力争符合所罗门群岛的实际,让所警更易接受。课堂上,队员们与所警积极互动,用最简单、最通俗易懂的手法讲授战法,用最常见的场景进行模拟推演,力争让所警在每一次学习中,自身能力切实得到提升。
  每次培训结束,所警的评价就是对队员最大的褒奖。“你们的培训让我们大开眼界,很多知识我们以前都没见过,你们是真心实意帮助我们,谢谢你们!”
  西部省警局局长维肯表示:“在国际合作伙伴中,你们首次将刑侦培训带到西部省,培训非常实用,将极大提升我们应对现代犯罪的能力。”
  作为直面突发警情的前沿力量,基层警员对技能的渴望更为迫切。“国际合作伙伴的培训往往集中在所警总部,你们能给我们基层警员也开展技战术培训吗?我们很需要。”在调研中,基层警员向警务组反馈。警务组迅速回应,将培训重心向基层倾斜。由于很多基层警员没有接受过系统技战术培训,动作僵硬,队员们就耐心地一遍遍示范,详细讲解要领,直到警员熟练掌握。长时间授课让队员们嗓音嘶哑、汗流浃背,高温潮湿令队员时而发生眩晕症状,但看到参训所警专注听讲、认真模仿的模样,他们依然坚持用沙哑的嗓音继续指导。这份专业与执着赢得了所警深深敬意。课余时间,学员们自发列队跳起豪迈的战舞向警务组队员致谢,让原本严肃的技能培训,升华为战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
  半年多的时间,警务组秉持“更专业、更高效、更友好”原则,先后为所警察部队中央警局、瓜省警局、马省警局,惩教署快反队等一线警员,开展警械使用、防卫控制、车辆查缉、群体性事件处置、防爆安检等警务技能培训6期,培训警员179人,有效提升了基层实战能力。
  从肤色到心灵的共鸣

  这段经历不仅体现在肤色趋同,更体现在深层次文化自信上。警务组以茶、书法、美食为纽带,架起两国文化相通的桥梁。
  茶,象征着和平,警务组队员以茶为媒,展示“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茶不仅是中国饮品,更是中国人以礼相待、以诚相交的文化符号,能够增进双方友谊和互信。”郑武来自福建茶乡,对茶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文化交流会上,他娓娓道来,向所警及家属展示中国茶道“和、敬、清、寂”的精神内涵。茶道表演时氤氲的香气,让所警及家属触摸到东方“和合共生”的温度,习近平主席“茶叙外交”在此刻得到生动诠释。
  韩明久是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他的书法作品被马内莱总理、外交部部长、财政部部长等多名内阁高层收藏。每次谈起书法作品,韩明久都掩饰不住内心的骄傲和自豪。2025年春节,马内莱总理会见警务组,邀请他现场书写作品,他运笔如龙,“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跃然纸上,遒劲的字体,赢得一片称赞。驻所使馆举办外事活动,他泼墨挥毫,作品被争相收藏;偏远学校,他为孩子们讲授运笔技巧,一笔一画,尽显中国文化内涵;文化交流活动,他更是主角,书法桌旁总是围满人群,久久不愿散去。他的作品不仅被所政府高层及民众收藏,也备受华人华侨青睐。春节期间,华人华侨纷纷求取墨宝,他来者不拒,慷慨馈赠。他的书法作品就像纽带一样,把中所两国人民紧紧拴在一起。
  饺子,象征着团圆、财富和包容。警务组以食为媒,经常性举办小范围团建,邀请所警一起包饺子,讲述饺子的东方文化内涵。包饺子需多人协作,擀皮、调馅、包制的互动过程成为强化感情的纽带,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加深了友谊。
  6个多月时间,第六批警务组开展了所警家庭日、中国人民警察节、春节等文化交流活动11场次,促进了两国文化交融、理解。
  中国警务组组长刘圣皇表示:“执法合作不仅是技术合作,更是文化与价值观的深度融合,中国警务组愿与所方共同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推动中所警务合作深入开展。”

  从“朋友”到“家人”

  警务组既重执法合作,更重情感交流,按照王小洪部长 “四个细节体现”要求,用细节拉进情感,用温情感动人心。
  曼高总警监年幼的女儿长期患病,警务组多次走访其家庭,协调援所医疗队为其进行针灸按摩,又从国内购买康复治疗仪,帮助其做辅助练习。经过几批警务组持续关注,相互接力,其女儿病情逐步得到好转,令曼高夫妇深受感动。这份温暖也延续到了赴华培训班的经历中。在华培训期间,一个暖心的细节让所警媒体负责人深受触动——当警务组注意到他脚上那双已经开胶的运动鞋时,立即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为他精心挑选了一双合脚的新鞋。收到这份意外礼物时,这位警官难掩激动之情:“没想到警务组会如此细致地关心我们。”更令他感慨的是,此行彻底改变了他对中国的认知:“这次培训令我大开眼界,我深刻认识到国际上一些对中国的报道是完全失实的。中国不仅在警务合作中展现出专业、真诚,‘一带一路’倡议更用实际行动为全球发展树立了典范。”
  同样感动的还有史蒂夫局长,赴华参训期间,家中孩子生病,妻子一人承担起照顾几个孩子的重任。当警务组带着慰问品突然造访他生病的儿子,并架起平板电脑实现“云端团聚”时,他的妻子望着屏幕那端丈夫担忧的面容,眼泪夺眶而出。在瓜省警局局长库玛生日这天,警务组的队员们悄悄准备了一份特别的“大礼”。当印着中所警徽的蛋糕被端出来时,突如其来的惊喜,让库玛深受感动。这位平日威严的警界硬汉声音有些哽咽,他轻轻抚摸着蛋糕上精致的装饰:“我很多年没有过生日了,没想到警务组会记得我的生日。”那一刻,让这个原本可能被遗忘的生日,成了库玛局长记忆中最温暖的时刻。
  这些看似平常的点点滴滴,恰似南太平洋温暖的洋流,融化了地理的隔阂,让“同舟共济”不再是外交辞令,而是贴心的安慰、及时的关怀。中国警务组用最质朴的方式诠释着:真正的友谊不在于惊天动地的壮举,而在于对方需要时,你恰好伸出的那双手。
  所总警监曼高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所警与警务组关系已从“朋友”上升到“家人”层面。

  更踏实、更有底气、更有依靠

  所罗门群岛现有华人华侨6000余人,2021年骚乱阴影未除,当地华人群体长期存在安全焦虑,对财产与人身权益保障需求迫切,而这一切,随着历批警务组的到来,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第六批警务组抵所后,针对所警能力短板,构建起系统化刑侦培训体系,从犯罪现场的一粒尘埃到数字世界的蛛丝马迹,警务组将现代刑侦技术的精髓倾囊相授。他们不仅传授具体的破案方法和技巧,还引入“警民共治”的先进理念,与所警多次深入社区开展警务活动,密切与群众的关系,延伸破案触角,所警的信息获取能力得到明显改善。警务组专业能力赢得所警高度认可,所犯罪预防局、交通管理局、诉讼局、中央警局以及瓜达尔卡纳尔省警局纷纷为警务组设立顾问专席,邀请警务组开展犯罪调查指导,破案能力大大提升。
  5月的一个下午,中国援斐济菌草技术中心工作人员林某与同事在所出差期间,在霍尼亚拉市社区调研时遭遇抢夺,被抢走1台笔记本电脑、2500美元现金及300斐济元,笔记本电脑内存多项重要资料。受害人向中央警局报警后,警务组指导所警连夜分析案情并追踪线索,发现嫌疑人行踪。次日清晨,警务组随同中央警局警员前往嫌疑人所在社区,凭借前期社区警务工作打下的良好基础,社区领袖主动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追回被抢财物。两名受害人原定当天下午乘机离开,对案件侦破不抱希望,在警务组的指导下,所警24小时内高效破案,令他们深受感动,专门发短信致谢:“非常感谢驻所罗门群岛中国警务组的给力帮助,为我们排忧解难,保护我们的财产安全,让我们在海外仍感受到祖国同胞的温暖、中国警察的风采和力量!你们辛苦了!”
  半年多来,通过警务组的专业培训和一线指导,所警破获案件60余起,其中,涉华案件15起,追回经济损失14万余元。这些数字背后是华人商店老板敢夜间经营的底气,是中资企业安心发展的信心。海外华人华侨普遍反映:“警务组到来后,我们感到更踏实、更有底气、更有依靠了。”
  从“无人管”到“有人护”,从“提心吊胆”到“安心踏实”,从第一批到第六批,中国警务组接续发力,用专业与温情在所罗门群岛筑起了一道看不见的防线。当华人商铺的霓虹再度点亮霍尼亚拉的夜空,那闪烁的不仅是商业活力,更是祖国母亲守护游子的坚定承诺。

  命运共同体的牢固基石

  2024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接见所罗门群岛马内莱总理时强调:中国同所罗门群岛等太平洋岛国开展友好合作,是真心诚意帮助岛国实现发展,不针对第三方,不谋取任何私利。中方愿继续为所罗门群岛实现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加强在联合国、太平洋岛国论坛等多边机构中协调配合,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2024年9月,王小洪部长在第三次中国—太平洋岛国执法能力与警务合作部级对话期间向南太各国执法高层表示,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围绕“让合作更专业、更高效、更友好,让岛国更安全”的永久主题,打造更专业的执法队伍,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太平洋岛国命运共同体。
  2025年1月,在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来临之际,所总警监曼高向公安部致贺信,感谢中方对所警能力建设长期以来的支持,表达对未来双方进一步深入开展警务合作的期待,愿积极推动双方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2025年4月,曼高总警监夫妇访华,亓延军常务副部长、王志忠副部长先后接见,双方就中所关系、执法合作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在此期间,曼高建议将中所警务执法合作从 “朋友关系”提升到“家人关系”层面。
  2025年5月20日,公安部第六批警务顾问组圆满完成任务载誉归国,与此同时,第七批警务顾问组顺利抵所,他们中有全国散打冠军、有网络犯罪调查专家、有新媒体技术达人等,这支专业团队将秉承前六批积累的宝贵经验,继续为深化中所警务合作、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注入新的动力。
  从专业技能到文化认同、从肤色到内心的融合蜕变,警务组生动诠释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时代国际警务合作精神,也用行动诠释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内涵:真正的安全合作,从来都是心与心的相拥、文明与文明的对话。■
  
  (责任编辑:张敏娇)
  
  
  





编辑:现代世界警察----石虹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方 式

Copyright 2007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甲一号  邮编:100038    出版社位置地图
出版社电话:010-83905589  010-83903250(兼传真)  购书咨询:010-83901775  010-83903257
E-mail:zbs@cppsup.com   zbs@cppsu.edu.cn
互联网地址:www.cppsup.com.cn  www.phcpps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