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高级搜索
访问群众出版社

“琴岛”群芳 “屿”上警色——鼓浪屿派出所的“屿家亲女警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25/5/23 11:04:29
浏览次数:46  

  文/图/潘益臻 王晓燕 姚远

  绿树浓荫,洋楼错落;晴天碧海,琴音萦绕。鼓浪屿位于福建省厦门市西南隅,面积约1.88平方公里,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无车马喧嚣,宛如一颗璀璨的海上明珠,镶嵌在厦门湾的碧海绿波之中,素有“海上花园”之称。时间的风雨锤洗,赋予了鼓浪屿中西文化交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的深厚底蕴。迄今岛上留存着千余幢中西合璧、风格各异的风貌建筑,向世人呈现“万国建筑博览”的艺术氛围。鼓浪屿至今还保留着音乐文化传统,建成了“中国首家、世界一流”的钢琴博物馆和“中国唯一、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享有“钢琴之岛”“音乐之乡”的美誉。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如诗如画、如歌如梦的鼓浪屿,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格外引人注目——一支由清一色女民警、辅警组成的“屿家亲女警队”,宛如一朵平安之花绽放在鼓浪屿蔚蓝的海岸边。
  成立于2003年的厦门市公安局鼓浪屿派出所,由原厦门市公安局鼓浪屿分局的三个派出所整合而成。为给游客提供更好的守护和服务,2012年3月,鼓浪屿派出所在地处景区核心位置的原龙头派出所筹建了全国首个集服务、咨询、求助于一体的走失人员服务中心——“屿家亲”。随着鼓浪屿景区现代化治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2020年12月,鼓浪屿派出所又组建了全市首支女子警务队——“屿家亲女警队”,并于2021年3月8日举办揭幕授旗仪式。近年来,“屿家亲女警队”依托“厝边警务室”,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深化为民服务、提升治理成效,为服务鼓浪屿旅游经济发展大局、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屿家亲”谐音“一家亲”,寓意鼓浪屿警民一家亲。“屿家亲女警队”由14名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精神风貌好的女警组成,始终秉承“把群众当亲人,把服务当品牌”的“屿家精神”,在全岛范围内积极开展寻找走失人员、劝导滞留礁石游客、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组织并参与志愿活动等工作,巡逻足迹遍布大街小巷。
  自成立以来,“屿家亲女警队”共帮助找回走失人员4961名、遗失物品2956件;劝离滞留礁石游客13000余人,驱离在危险海域赶海、野泳人员600余人次;化解纠纷150余起;出动警用无人机713架次,累计飞行近200小时;收到感谢信40余封、感谢留言数千条。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获评“福建省巾帼文明岗”“厦门市五一先锋号”“厦门市青年文明号”“厦门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厦门市第二届辅警先进集体”“思明区最美志愿服务项目”,并荣立集体三等功。
  

  


  “屿家亲女警队”在岛上巡逻

  

  为游客指路

  

  救助游客

  

  女警队员利用无人机进行巡逻

  

  游客小朋友和AI警务机器人进行互动

  

  “屿家亲”警务室

  

  “屿家亲”警务室

  鼓浪屿上最可爱的人

  鼓浪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每天一大早,“屿家亲女警队”的警花们早就在鼓浪屿各个景点开始巡逻。三丘田码头是大部分游客上岛的第一站,警花们经常在这里分发印着安全提示的鼓浪屿旅游地图和明信片,还提醒游客们防范“野导”和“黄牛”。队员们常常背着一个定制小挎包,看起来不起眼却内有“乾坤”——除了常备鼓浪屿全景地图、旅游安全提示明信片外,还有云南白药、红药水、创可贴、清凉油等应急医疗用品,甚至还藏了几颗用于缓解低血糖的糖果。她们用女性特有的温柔与体贴服务游客,传递着鼓浪屿独有的人文魅力和温度。
  结合景区治安情况,“屿家亲女警队”创新推出重点部位徒步巡防、重点区域警车巡防、固定点位视频巡防、海岛全域无人机巡防“四巡合一”的警务模式,以全岛海岸线为环线、三个客运码头进出口为定点、密集场所及热门景点为驻点,压实巡逻防控工作。女警队员们每趟巡逻下来要将近2个小时,一天至少进行2次巡逻。为了不惊扰步行的游客,队员们不用喇叭,而是通过语言沟通提醒游客。为此,大家身上常备着润喉片。岛上执勤一天,被问路的频率基本会超过100次,被问最多的是附近哪里有卫生间,其次是日光岩、菽庄花园等景点怎么走。相同的问题每天可能要重复回答数十次。
  暑假旅游高峰期,为避免发生游客被困礁石的险情,鼓浪屿海岸线上的几处热门沙滩是“屿家亲女警队”每日巡逻的重点。退潮时,女警队员们常常要踩着超过40摄氏度的沙子,拿着大喇叭,沿着沙滩进行安全宣传。针对岸边礁石被困警情多发的情况,鼓浪屿派出所创新研发了“潮汐智能预警系统”,能够根据潮汐规律智能播报提示,结合科技与“脚力”,精准劝离滞留礁石游客。
  “帮忙寻人、处理纠纷、劝导插队、为游客答疑解惑,看上去是小事,但每一件小事对游客来说都是出门在外的大事。”“屿家亲女警队”队员王晓燕坦言,女警的亲和力会比较好一些,比如处理游客遇到的一些琐事或者纠纷,游客也会比较配合。
  “有些游客在岛上走太久了,磨伤的脚可以用我们随身携带的创可贴做一些简单的处理。长时间走路可能会产生低血糖的现象,我们还可以给游客两颗糖果用来补充能量。”“屿家亲女警队”队员刘瑜说。
  节假日是“屿家亲女警队”最忙碌的时候。在鼓浪屿“音乐节”“钢琴周”“海峡论坛”等大型活动以及寒暑假、春节等节假日景区游览高峰期,女警队队员积极发扬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和连续作战、攻坚克难的作风,实行全员在岗勤务制度,充分发挥无人机高空巡航、定点盯控、远程喊话等科技效能,实时监测人员密集场所客流量,助力疏导秩序、服务群众、寻人寻物、应急处突,全力保障辖区社会治安平稳有序。
  春节期间,鼓浪屿人气火爆,每天限定5万人进岛。为全方位守护“平安游”,安防巡逻与应急处置部署也不断改进和升级。根据经验预判、科学调研,鼓浪屿派出所针对各种安全隐患提前做好排查工作,对岛内各处栏杆、高大树木等隐患点逐一巡查,不断丰富应急预案,为游客的“平安游”“舒心游”保驾护航。尤其是每天早晚,在码头固定点位都有值勤警力,给足了游客安全感。
  有爱心、有耐心、有活力,在游客眼中,“屿家亲女警队”不仅是鼓浪屿这座岛上最可爱的人,也是厦门经济特区的一张亮丽名片。

  “飞天小女警”与“智能小导游”

  和海岛风情最相宜的风景是“屿家亲女警队”队员们忙碌的身影。她们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应对景区治安形势的新变化,从“新”而动、向“智”出发,为鼓浪屿的安全稳定编织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科技保护网。
  2023年2月,“飞天小女警”——无人机“屿飞飞”的加入,为“屿家亲女警队”插上了双翼,打造了“空地一体”立体化巡防机制。2023年6月,厦门市首支女子无人机队——“屿鹰无人机战队”在“屿家亲女警队”正式成立,她们以“科技支撑、精准巡防、机制创新”为抓手,探索出具有鲜明海岛特色的“6+1+N”警用无人机应用场景模型,有效破解了传统警务治安瓶颈,开启了平安景区治理新模式。
  “游客朋友们,马上涨潮了,请您离开礁石,快速回到岸边。”到过鼓浪屿岛上的游客,可能都遇到过无人机在空中喊话的场景。这架在空中巡飞并为游客发出指示和提示的无人机,是鼓浪屿派出所的5G网联无人机“屿飞飞”。
  “派出所警力有限,人力巡查一遍要将近两个小时,现在用无人机可以一天定时巡查、多次巡查,及时解决游客困难。我们把以前游客被困礁石的警情拿出来仔细分析,发现游客报警的时间基本是涨潮以后的两个小时。于是,无人机根据这个时间点提前出航巡飞,提醒礁石上的游客尽快返回沙滩。”鼓浪屿派出所所长潘益臻说。
  2024年5月,AI警务机器人“屿慧慧”的加入,为这支队伍增添了新的活力。“她”凭借其详尽的景点介绍、精准的路线指引以及高效的秩序疏导能力,将“屿家亲”的智慧服务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AI警务机器人“屿慧慧”颜值高、才艺多,“她”一出现便引来众多游客驻足围观。“她”是“智能小导游”,能够根据警务室定制化点位需求,智能引导群众参观并多形式为群众介绍定点信息,按顺序循环行走播报内容,来访接待、引导参观、智能讲解都不在话下;“她”是“哄娃小能手”,幽默风趣、能说会道,通过智能语音识别,有问必答,讲故事、唱儿歌等哄娃小技能均轻松拿捏,能够快速吸引走失儿童注意力,缓解其焦虑情绪,让其能耐心等待与家人的团聚;“她”还是“维序小队长”,在人流密集区域进行高清语音播报,协助路面警力高效指引疏导群众。此外,“她”还会不时地向群众播报反诈防骗、安全游览等语音提示信息,是个妥妥的“热心肠”。
  在“夏季行动”中,“屿慧慧”每天一早就投入忙碌的“工作”,给游客指路、协助民警巡逻、发出安全提醒……小小的身体蕴藏着大大的能量。未来,“她”将继续解锁更多个性化“智慧”技能,为守护“海上花园”贡献更大的力量。

  “最像幼儿园的警务室”

  寻人寻物、秩序疏导、纠纷调处、为游客答疑解惑……这些事情看似微小却事关群众急难愁盼。她们身着藏蓝警服,为此踏遍了海岛街头巷尾。而正是这平淡而寻常的坚守,在一步一景中谱写了温暖动人的乐章。
  在鼓浪屿景区有一间特殊的警务室——“屿家亲警务室”,它的名字是向网友们征集票选而来,寓意“警民一家亲”。“屿家亲警务室”被誉为全国“最像幼儿园的警务室”。这里不仅有孩子们喜爱的乐高玩具、童话绘本,还有温馨舒适的小桌椅,温馨的环境、温情的陪伴,为走失儿童提供了一个缓解焦虑、如家般温暖的避风港。此外,饮水机、急救箱等便民用品和敬老服务设备一应俱全,让每一位走进警务室的群众都能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与贴心周到的服务。
  警务室有一本厚厚的走失人员登记册。根据上面的记录,十多年来,警务室帮助市民、游客找到走失的孩子、老人、同伴等4000余人。如今,女警们还在续写着团圆和重逢的故事。
  AI警务机器人“屿慧慧”刚刚“入职”没几天就帮助了一位在鼓浪屿诗歌节上和家长走散的5岁小女孩。当天,“屿家亲女警队”在巡逻途中发现一名与妈妈走失的小女孩后,便把她带回“屿家亲警务室”,并将孩子的信息同步到鼓浪屿派出所综合指挥室。
  找不到妈妈的小女孩眼眶泛红、神情慌张。“屿慧慧”启动了“哄娃”模式,唱儿歌、讲故事,小女孩逐渐露出笑容。10分钟后,小女孩的妈妈赶到警务室,见到玩得正开心的女儿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对“屿家亲女警队”的及时帮助连声道谢。
  鼓新路的“最美转角”是鼓浪屿上的网红打卡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部分婚纱摄影取景也选择在此处。这里路面原本就不宽,遇到大批游客排队时,容易因为拍照耗时阻塞交通,引发矛盾纠纷。临近中午11时,大量游客上岛,“最美转角”处人流瞬间暴增。女警队员有序地进行着引导,为了照顾想要全家合影的游客、提升排队的效率,女警队员还要不时客串摄影师,帮游客拍合影。

  不断被擦亮的服务品牌

  近年来,鼓浪屿派出所立足鼓浪屿治安形势和旅游服务需要,锚定最高标准、最精管理,强化政治引领、制度建警、素质强警,淬炼素质过硬的“巾帼铁军”。“屿家亲女警队”不断擦亮服务品牌,化身海上花园最亲切的“平安导游”。围绕安全文明旅游,在码头游客集散区设立服务岗,投放集宣传、服务、咨询、求助于一体的流动服务车——“屿安号”,创设“一桌、一椅、一喇叭、一地图、一显眼包”反诈小摊,随时接受游客求助,提供指路咨询、失物查找、应急救援等服务。此外,针对涉旅纠纷多由琐事引发的问题,提炼“小茶杯化解小矛盾”调解法,打造“屿家和”调解品牌,做好涉旅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使矛盾更多地在萌芽中平息,确保了旅游市场和谐稳定。
  同时,“屿家亲女警队”拓展志愿服务渠道,成为最受信赖的“厝边警花”。她们开展志愿阳光行动,深入校园、密集出租房送法上门,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典等法律知识;针对岛上孤寡、病困老年人,日常入户关心生活起居,逢年过节送上慰问品,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决实际困难;开展洁净家园、维护交通等志愿活动,督促沿街商户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劝导车辆有序停放、安全出行,彰显“屿家亲”志愿服务精神。
  为提升队员们的业务水平,鼓浪屿派出所创新开设“晃岩习堂”,建立常态化、特色化学习制度,一周一学习、一旬一练兵,持续深化政治理论学习,并开展摄影摄像、景点讲解、导游礼仪、英语口语等业务培训,组织女警队员参加电瓶车驾驶、无人机实操技术、应急救护、桨板救援培训,持续提升业务能力,努力打造学习型、成长型警队,不断适应新时代新要求。
  以巾帼之姿,绽放一路繁花;用青春韶华,谱写藏蓝乐章。新征程上,“屿家亲女警队”将继续传承“把群众当亲人,把服务当品牌”的“屿家精神”,以科技为翼翱翔、以温情为心坚守,在鼓浪屿这座美丽而浪漫的小岛上,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新的篇章。

  
  

  
  

  
  


  



编辑:派出所工作----石虹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方 式

Copyright 2007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甲一号  邮编:100038    出版社位置地图
出版社电话:010-83905589  010-83903250(兼传真)  购书咨询:010-83901775  010-83903257
E-mail:zbs@cppsup.com   zbs@cppsu.edu.cn
互联网地址:www.cppsup.com.cn  www.phcppsu.com.cn